來看看蛇與蜥蜴的差異。兩者皆為爬蟲綱有鱗目,蛇屬於有鱗目下的蛇亞目,蜥蜴則為蜥蜴亞目。
蛇的洩殖孔,洩殖孔以下為"尾部"。多數蛇類腹鱗一列,尾鱗一列或兩列。 |
多數蛇類的腹鱗一列
|
蛇蜥腹鱗多列 |
蛇蜥是少數沒有腳的蜥蜴,不過,有眼瞼、腹鱗小而多列、尾部比軀幹長、有外耳孔等特徵,可以與蛇類做明確的分辨。
蛇蜥的活動地點跟其他蜥蜴有很大的差異,喜歡在土裡或落葉堆鑽啊鑽,以蚯蚓為主食。或許可以推論:蛇蜥的祖先因為某些情況,開始鑽到土裡或落葉堆活動,由於四肢不利這樣的活動模式,因此漸漸退化,千萬年後就成為我們今日看到的蛇蜥。
起初,人們認為台灣有兩種蛇蜥—哈特氏蛇蜥、台灣蛇蜥,後來證實兩者為同一種—哈特氏蛇蜥Ophisaurus
harti,原先認定的台灣蛇蜥僅是哈特氏蛇蜥的變異,並不是一個種,所以現在已經沒有台灣蛇蜥這種東西囉!
蛇蜥的分布很廣,全台灣500公尺到1500公尺林相較好的森林皆有機會發現,但是穩定的地點並不多,整體來說蛇蜥是一種不容易見到的動物。不過,「穩定」其實是人定義的,蛇蜥基本上是個阿宅,牠必須跑到外頭,我們才有辦法發現(除非去翻石頭、翻落葉、挖土)。
因此,「穩定」一詞或許只能代表這個地方的蛇蜥比較愛跑出來、比較容易被人翻到、甚至是這地方人較多而提升了發現率,並不能確定此地的數量多於其他地區。
因此,「穩定」一詞或許只能代表這個地方的蛇蜥比較愛跑出來、比較容易被人翻到、甚至是這地方人較多而提升了發現率,並不能確定此地的數量多於其他地區。
蛇蜥為什麼要跑出來呢?待在土裡不是好好的嗎?關於這個問題,目前很難有明確答案。根據經驗,五、六月及九月、潮濕的白天比較容易發現蛇蜥,通常位於陽光不會直射的地方,發現時大多趴在地上動也不動,只有極少數正在爬行;晚上亦有發現紀錄,但比白天少很多。推測可能是土壤太過潮濕,需要出來「透透氣」;也有可能是需要提升體溫,而來到陸地上。蜥蜴是外溫動物,必須靠環境中的熱能來提升體溫,才能有足夠的活動能量。因此,若土裡的溫度無法支持蛇蜥的活動能量,牠是很可能需要爬出來吸收熱能的。
趴在步道上一動也不動的蛇蜥 |
蛇蜥在土裡身手矯健,在陸地上的爬行能力則很差,動作遲緩且經常爬幾下就不動了,這是個人推測「蛇蜥離開土並不是為了覓食」的重要考量點。當然,如果蛇蜥被嚇到極度緊張,還是不會乖乖定格,牠們會「原地暴走」,瘋狂地甩來甩去,此時的蛇蜥動作很快、很大,但位移趨近於零。根據一些觀察者的說法,有些蛇蜥「原地暴走」,竟然就把尾巴甩斷了!這是蛇蜥又被叫做「脆蛇蜥」的原因。但個人在野外觀察14條蛇蜥,尚未遇到上述情況。
牠,是我人生中看到的第一條蛇蜥 |
蛇蜥的體長(含尾部)可達60公分,是台灣蜥蜴中的巨無霸。有些個體有藍斑、有些沒有;幼體的配色很特別,上白下黑,非常美麗;隨著年紀增長,會漸漸從黑白分明的「牛奶巧克力」變成全身土黃色的「肉條」。
有藍斑的蛇蜥(攝影:四海游龍) |
上月在高雄山區道路有拍到一隻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