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

無腳的四腳蛇─哈特氏蛇蜥



        有人稱蜥蜴為「四腳蛇」,讓我以為凡是蜥蜴就有四隻腳。後來在節目上看到牠,嚇了一大跳!什麼?無腳蜥蜴!
      蛇蜥,又叫脆蛇蜥或土龍,顧名思義就是一隻長得很像蛇的蜥蜴。牠沒有腳,看過去感覺就是一條蛇。蛇跟蛇蜥到底怎麼分?蛇蜥又有什麼不為人知的小秘密呢?




       來看看蛇與蜥蜴的差異。兩者皆為爬蟲綱有鱗目,蛇屬於有鱗目下的蛇亞目,蜥蜴則為蜥蜴亞目。
蛇的洩殖孔,洩殖孔以下為"尾部"。多數蛇類腹鱗一列,尾鱗一列或兩列。
多數蛇類的腹鱗一列
蛇蜥腹鱗多列

       蛇蜥是少數沒有腳的蜥蜴,不過,有眼瞼、腹鱗小而多列、尾部比軀幹長、有外耳孔等特徵,可以與蛇類做明確的分辨。
蛇蜥的外耳孔(聽覺器官)

           蛇蜥的活動地點跟其他蜥蜴有很大的差異,喜歡在土裡或落葉堆鑽啊鑽以蚯蚓為主食。或許可以推論:蛇蜥的祖先因為某些情況,開始鑽到土裡或落葉堆活動,由於四肢不利這樣的活動模式,因此漸漸退化,千萬年後就成為我們今日看到的蛇蜥。
       起初,人們認為台灣有兩種蛇蜥哈特氏蛇蜥、台灣蛇蜥,後來證實兩者為同一種哈特氏蛇蜥Ophisaurus harti,原先認定的台灣蛇蜥僅是哈特氏蛇蜥的變異,並不是一個種,所以現在已經沒有台灣蛇蜥這種東西囉!

      蛇蜥的分布很廣,全台灣500公尺到1500公尺林相較好的森林皆有機會發現,但是穩定的地點並不多,整體來說蛇蜥是一種不容易見到的動物。不過,「穩定」其實是人定義的,蛇蜥基本上是個阿宅,牠必須跑到外頭,我們才有辦法發現(除非去翻石頭、翻落葉、挖土)


        因此,「穩定」一詞或許只能代表這個地方的蛇蜥比較愛跑出來、比較容易被人翻到、甚至是這地方人較多而提升了發現率,並不能確定此地的數量多於其他地區。


        蛇蜥為什麼要跑出來呢?待在土裡不是好好的嗎?關於這個問題,目前很難有明確答案。根據經驗,五、六月及九月、潮濕的白天比較容易發現蛇蜥,通常位於陽光不會直射的地方,發現時大多趴在地上動也不動,只有極少數正在爬行;晚上亦有發現紀錄,但比白天少很多。推測可能是土壤太過潮濕,需要出來「透透氣」;也有可能是需要提升體溫,而來到陸地上。蜥蜴是外溫動物,必須靠環境中的熱能來提升體溫,才能有足夠的活動能量。因此,若土裡的溫度無法支持蛇蜥的活動能量,牠是很可能需要爬出來吸收熱能的。
 趴在步道上一動也不動的蛇蜥
        蛇蜥在土裡身手矯健,在陸地上的爬行能力則很差,動作遲緩且經常爬幾下就不動了,這是個人推測「蛇蜥離開土並不是為了覓食」的重要考量點。當然,如果蛇蜥被嚇到極度緊張,還是不會乖乖定格,牠們會「原地暴走」,瘋狂地甩來甩去,此時的蛇蜥動作很快、很大,但位移趨近於零。根據一些觀察者的說法,有些蛇蜥「原地暴走」,竟然就把尾巴甩斷了!這是蛇蜥又被叫做「脆蛇蜥」的原因。但個人在野外觀察14條蛇蜥,尚未遇到上述情況。
牠,是我人生中看到的第一條蛇蜥
       國中時,電視節目讓我知道蛇蜥這種動物的存在;開始迷蛇類後,得知許多我找蛇的地方都有蛇蜥分布;20126月,第一次與蛇蜥相見!興奮之餘,電視節目的畫面映入眼簾蛇蜥吐舌頭!對耶,差點忘記這事了!想起蛇蜥會像蛇一樣,用吐舌頭的方式感受周遭的環境、接收外界訊息,便下定決心一定要拍到牠的舌頭。拍拍拍,總算被我亂槍打鳥打中一張!真的感謝牠了。



       蛇蜥的體長(含尾部)可達60公分,是台灣蜥蜴中的巨無霸。有些個體有藍斑、有些沒有幼體的配色很特別,上白下黑,非常美麗;隨著年紀增長,會漸漸從黑白分明的「牛奶巧克力」變成全身土黃色的「肉條」。
有藍斑的蛇蜥(攝影:四海游龍)


  
無藍斑的蛇蜥




蛇蜥幼體
蛇蜥幼體,非常美麗的顏色

蛇蜥青少年

我與蛇蜥(成體)。攝影:許志遠

             隨著生態觀察者的增加,蛇蜥的發現紀錄越來越多,但我們對牠的瞭解還是相當有限,尚有許多謎團待解(光是「為什麼要跑出來?」的確切原因都還沒能探究出來);而這種動物由於相當「酷炫」,容易成為飼養或販賣的對象今年個人就發現兩次捕捉蛇蜥的行為(已檢舉,有逮到人)。蛇蜥屬於保育類動物,請不要挑戰法律,更別挑戰良心。這些台灣珍貴的寶貝們,有賴所有人善待、守護。

        期望蛇蜥的生態資訊能夠日漸完整,也期待人們對這群精靈越來越有關懷、有真愛!更希望後代子孫們不只見得到蛇蜥,還要比我們容易欣賞到!  

1 則留言: